本报讯 (记者朱桐 薛婧)“去年,我在松花江上钓到了6斤的鲤鱼,20天前,我又在太阳岛石桥那边钓上了一条8斤多的野生江鲤。”19日7时许,记者在松花江边遇到了哈尔滨钓鱼爱好者老宋。老宋几乎天天都到江边垂钓,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松花江保护得好,江里的鱼多了起来。
哈尔滨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崔晶莹告诉记者,经过5年的治理,得益于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措施得力,松花江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加之大顶子山枢纽工程的截流,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明显改善,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除了鲤、鳙、鲢、草等常见鱼种,鲫花、鳊花、鳌花等珍名鱼也不鲜见,松花江内鱼种群正逐渐恢复。
水质的改善,得益于哈尔滨市对流域治污规划的严格落实。克服治污资金不足、政策缺位和工程缓慢等困扰,哈市推动24个规划项目全部建成、9个规划外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重点企业排污基本达标,城市污泥得到妥善处置,全面完成96个干支流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阶段性治理任务,全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提高到100%,市区污水处理能力由2005年每日16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31万吨。
“三沟一河”污染,始终是哈市人民心中的痛。去年以来,哈市提出“以支流治理促干流治污”的目标,一场“三沟一河”治理攻坚战在全市展开。目前,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完成了污水截留管线的铺设,违法排污企业被要求限期治理或关停,沿线企业全部达标排放,沿岸的垃圾污物得到清理。今年,“三沟一河”将完成沿线景观改造。
7月末,一则新闻引起市民的关注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8月1日起限行。为改善空气质量,哈市频出“重拳”。去年11月1日,修改后的《哈尔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新条例进一步加强了新车落户、车辆定期检测、车辆抽检、标志管理等管理力度。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对冒黑烟车辆的监管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为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哈尔滨市着力解决双琦、岁宝、向阳等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污染问题,恢复向阳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今年又将治理双琦等垃圾处理场焚烧飞灰污染问题提上日程,年内将实现3300吨日产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还将筹建餐厨废弃油脂综合处理厂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于85%。
天蓝水清不是环境民生的全部,老百姓更关心身边环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噪声污染影响日益突出,环境噪声污染纠纷频发,扰民投诉始终居高不下。哈尔滨先后出台了《哈尔滨市居民居住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周边噪声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去年扰民噪声投诉案件同比下降35.2%,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分贝,好于国家标准。
环境也是生产力。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和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以解决“两水、两气、一味”污染为重点,以饮用水源、区域大气、扰民污染等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标志,哈尔滨期待着让青山绿水成为储蓄的GDP。
|